数数:能够数出数量在 10 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数数的方法: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两个两个地数等。 比较大小: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能够比较物体的多少。 比较的方法: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序数:初步理解“第几”的含义,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 数的顺序:掌握 1-10 各数的顺序。 数字的规范写法:认识并掌握数字 1-10 的规范写法。 数数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用数数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能够建立对数字的基本认识,并培养观察、比较和数数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实物操作、图像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题100道 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运算题600道 二年级数学题100道加减混合运算题 位置 认识上、下:上是指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下是指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 判断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首先确定参照物,再确定所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认识前、后:一般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判断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以参照物为标准,参照物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认识左、右: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是右边。 在确定左右时,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当观察者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左边和右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始终和左手、右手所在的一边保持一致。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数字 1-5 的认识:能够数出数量为 1-5 的物体,并能正确读写 1-5 各数。 数字 1-5 的顺序:了解 1-5 各数的顺序,能够比较它们的大小。 数字 1-5 的组成:掌握 1-5 各数的组成,例如 1 和 4 组成 5,2 和 3 组成 5 等。 加法的含义:将两个数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的运算用加法。 减法的含义: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还剩下多少的运算用减法。 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加法使用“+”号,减法使用“-”号,通过数手指、计数器等方法进行计算。 0 的认识:0 表示一个也没有,它是最小的自然数,在加减法中起到占位的作用。 认识图形(一) 主要内容是通过直观的方式,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长方体:长长的,有6个平平的面,有些面是一样的,有些面是不一样的,长方体相对面相等,用它可以画出长方形。平时见到的火柴盒、文具盒都是长方体。 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它的边也是直直的。而且它的棱都是一样长,每个面都一样大,无论怎么平放在桌子上,它的高矮都是一样的,用它可以画出正方形。魔方就是正方体。 圆柱:像一根柱子。它有上下两个圆圆的面,而且大小一样,用它可以画出圆形;另一个面是弯曲的,把弯曲的面放在桌子上就可以滚动它。 球:圆圆的,可以滚来滚去的就是球。平时玩的皮球、篮球、踢的足球都是球。 立体图形的拼组 用长方体或正方体可以拼组成不同的立体图形。 用小的圆柱可以拼组成更大的圆柱。 通过学习本单元,可以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要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特征,牢记各个图形特有的特征,区分它们的本质区别。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数字 6-10 的认识:能够正确数出数量是 6-10 的物体,并能读写这几个数字。 数字 6-10 的顺序:了解 6-10 各数的顺序,能够比较它们的大小。 数字 6-10 的组成:掌握 6-10 各数的组成,例如 6 由 1 和 5 组成,或者由 2 和 4 组成。 加法的含义:理解加法的概念,将两个数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的运算用加法。 减法的含义:理解减法的概念,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还剩下多少的运算用减法。 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加法使用“+”号,减法使用“-”号,通过数手指、计数器等方法进行计算。 一图四式: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解决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 6-10 各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