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杨振宁81岁回国,被讽刺回来养老,专家:当年回来只会多一个老师

2022-10-15/ 星城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1945年在清华获得硕士学位的杨振宁赴美留学,他43岁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加入了美国国籍,81岁时回到中国发展
手机TV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shoujitv.xyz

1945年在清华获得硕士学位的杨振宁赴美留学,他43岁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加入了美国国籍,81岁时回到中国发展,却被讽刺回国养老!可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当年学有所成的杨振宁回来了,国内只会多一位大学老师,但是世界会少了一位顶级的物理学家。

杨振宁在物理学界的地位可谓是“泰斗”级别的,并和李政道共同发表论文,推翻了物理学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称守恒基本粒子和它们的镜像的表现是完全相同的。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家奖,在2000年《自然》杂志评选出了千年来最伟大的20位人类物理学家,他就是其中之一。

在物理界,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有: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等这些科学家,可是他们都已经成为了历史,而杨教授却是我国唯一一位能和他们并论并且在世的物理学家。

量子学大师弗里曼·戴森曾这样评价杨教授:“他的成就很高,我们大多数人都在这些小问题上度过了一生。可当人们回顾20世纪物理学界有哪些主要成就时,他们会立刻说出来‘量子力学相对论’,还有‘杨振宁’。”

杨教授在物理界的成就数不胜数,他为世界物理学创造了难以估量的价值,他的一生都在与物理作伴,有人说,他的出现,让整个世界的物理学提前了50年,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却终身饱受自己同胞们的非议。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杨振宁先生就将自己的工作重心从科研转移到了培养中国物理人才之上,1986年开始就在香港中文大学为学生们讲课;1993年就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199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另外,杨教授还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的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以及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杨教授为中国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将自己在国外大半辈子的研究都带回了中国,并且也一直在悉心的培养下一代年轻的科学家,但有一件事却成为很多人心中的一道坎。

很多人表示,杨振宁在精力正旺的时候选择在美国发展,反而到了90多岁的时候才想到回国,加入中国国籍,曾经也有人讽刺,杨振宁这么大年纪回国无非就是想回来安享晚年。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年杨振宁教授的研究项目在国内并没有合适的环境和设备,如果那时候选择回国的话,杨振宁教授的研究会半途而废,虽然按照杨教授丰富的物理知识,可以在大学里面当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但是世界却会因此失去一位顶级的物理大师。

可即便身在国外,杨振宁教授的内心却始终牵挂着国内的物理发展。他曾不止一次的在公开场合呼吁,要从小培养孩子学习“数理化”的知识,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成为物理强国、科技强国!才能吸引更多的科学家们来到中国发展,未来的孩子不能像他一样,想要去别的国家学习,甚至要通过改变国籍的方式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如果当初的中国有这个条件,我想,杨教授是不会选择改变国籍的。

杨教授的担心不无道理,很多发达国家的孩子在3岁以后就开始进行物理化的启蒙,而在国内,物理和化学的课程要到初中才开始学习,这意味着,我们接触物理、化学的时间要比他们晚至少6年,妥妥的错过了孩子对知识探索的敏感期。

而且在上“数理化”课程的时候,我们着重点就是背公式,背定律、方程式,在孩子们没有理解其原理,这样的学习无疑反而加重孩子们的负担。这种“填鸭式”的教育会让原本有趣的“数理化”变得枯燥,孩子们的成绩自然也无法提高,这和发达国家相差甚远。

然而,“数理化”人才的缺失直接影响到祖国未来的发展,我们的教学方式真的需要升级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注重英语,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却忘记了孩子们的数理化启蒙。英语再重要也只是一门语言,科技才是未来发展的动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